分类:抖音百科时间:2025-01-14 16:05:15浏览量()
度水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。在古代,“度水”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测量水流,而是指治理和利用水资源。它涉及到水利工程的建设、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,以及防洪、灌溉等多方面的内容。
在中国历史上,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期,如战国时期的魏国,度水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。魏国通过有效的度水措施,成功开发了土地资源,增强了国家的实力。
此外,“度水”也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,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《咏内人昼眠》诗中,“散时帘隔露,卧后幕生风。酒冷香微散,愁浓睡易中。”这里的“散时帘隔露”可理解为一种调节室内温度的方式,间接与“度水”的概念相通,即通过人为手段调节环境条件以适应生活和生产需要。
“度水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dù shuǐ。它主要有两个含义:
1. 量水:这是其本义,指的是量取或测量水的量。例如,在古代,人们可能会用“度水”来表示量取一定量的水。
2. 渡水:除了量水之外,“度水”也可以指涉水而过。这里的“度”有越过的意思。
此外,“度水”在古代文献中也有出现,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中的“度诸河,而东渡焉”,这里的“度”就是指涉水而过。
总的来说,“度水”的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,但主要可以理解为量取或测量水的量,或者涉水而过的意思。
“度水而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含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:
1. 基本含义:“度水而解”原意是指在水中行走时能够涉水而过,后来引申为比喻在做事情时能够随机应变,灵活处理问题。这个成语强调了面对问题和困境时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。
2. 出处与原文:该成语出自南朝·宋·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。原文是“荀公曰:‘言不苟造,事不苟难,若巧于取巧,必将且伪,何能立功?’刘孝标注引檀道济的话说:‘度水而解,逢君解围,故难为也。’”这里描述的是一种巧妙地解决问题或困境的能力。
3. 近义词与反义词:
- 近义词:因势利导、随机应变、灵活变通等。
- 反义词:墨守成规、刻板固执、一成不变等。
4. 使用示例:在现代社会中,“度水而解”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时,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。
综上所述,“度水而解”这个成语的核心意思是形容人在面对问题和困境时能够灵活应变、随机应对,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。